• 新鼎高级中学-0373-3360010

    • 新鼎外国语小学-0373-3368369
    • 服务时间

    • 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    • 微信二维码

教育好孩子,是家长的终身责任

创建时间:2022-03-18

对于孩子来说,努力学习就是最重要的责任。

对于家长来说,教育好孩子,是终身责任,更是任何事业都比不上的成功。

然而,近年却屡屡出现教育失败的问题。
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教育更无法撤回重来,父母对孩子的影响,是一辈子的。为人父母,

我们不需要考试,但一定要坚持学习,经常反思,负起对孩子一生的责任。

《人民日报》曾经总结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,请对照:

1.给孩子特殊待遇

2.孩子犯错当面袒护

3.过分注意孩子

4.轻易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

5.允许孩子懒散

6.对孩子央求

7.包办替代

8.大惊小怪

9.剥夺独立

10.害怕哭闹
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有管、有教、有罚,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。当孩子出现问题,

往往是作为源头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。父母一定要及时自查,别让你错误的教育方式,耽误了孩子的成长。

十年后,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7种家庭

第一种:爱学习的家庭。想让孩子爱读书,父母自己先做读书人。家庭教育需要营造好学上

进的氛围,父母在家里经常读书学习,孩子自然也会向父母看齐。

       第二种:关系好的家庭。父母恩爱,家庭和睦,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这样的孩子从小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宠爱,内心安全感更足,性格也更自信、友善、讨人喜欢。

       第三种:讲规矩的家庭。“爱孩子”和“立规矩”从来不是单选题,孩子在家守规矩,进入学校后才会遵守纪律,走出社会后才能严守法律。

       第四种:三观正的家庭父母的三观是一个家庭的三观,它会彼此感染,并且对孩子言传身教。优秀的家庭,一定始于陪伴,陷于教育,忠于三观。

       第五种:重视教育的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只有父母先重视教育了,孩子才会正视学习,并且在父母的培养下养成好习惯,收获好成绩。

       第六种:积极乐观的家庭心理学家发现,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是可以培养的,而且必须根植于家庭教育中。父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在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,让孩子能够笑着面对生活与学习。

       第七种:严慈并济的家庭。教育孩子光靠爱是不够的,还要有严格的管教,正确的指导,以及恰当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来的,熊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纵溺爱出来的。

    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

       经常听人说: 个好父亲,胜过200个好老师。父亲对孩子的影响、给予孩子的教育,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。在父亲的陪伴与教育下成长的孩子,会更加乐观、开朗、自信、上进,比起从小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,各方面的优势都很明显。父亲意志坚定,孩子就学会了百折不挠;父亲勇敢独立,孩子就学会了坚强无畏;父亲胸怀宽广,孩子就学会了大度包容;父亲是非分明,孩子就学会了坚持原则……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。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:每个父亲都是使者,只有使者不断进修,端正自己的观念和品行,所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。

在一个家庭中,父亲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。每个男人都可能成为父亲,但不是每个父亲都有能力成为一个好父亲。成功的孩子背后,一定站着成功的父亲,给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,建立远大的格局。父亲的格局,决定了孩子的将来,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。

    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命运

      著名作家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说过,影响他一生的人,是母亲:“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大爱和亲情,什么是宽容和理解,什么是怜悯和同情,什么是诚实和耻辱,什么是坚强和不屈,什么是人生和处世,什么是学习和生活,什么是梦想和志远。”如果说父亲是家庭中的掌舵者、领导人,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、供氧机。对于孩子来说,父亲是最信任的人,母亲就是最依赖的人。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母亲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,母亲就要给予充分的爱,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,从而产生对于他人、对于这个世界的信任。英国教育家巴卢说过: 教育始于母亲膝下,孩童耳听一言一语,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。母亲喜怒无常,孩子就恐惧担忧;母亲怨天尤人,孩子就郁郁寡欢;母亲温和慈祥,孩子就乐观温暖;母亲宽容大度,孩子就有同理心。母亲决定一个家的温度,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孩子的人性温度。

   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

     《人民日报》曾经发文指出:教育好孩子,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。无论父母赚多少钱,取得多大的荣誉,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荣光。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,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。作为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,我们要给予孩子优秀的习惯、品质、人格和处世态度,为孩子的成长打好根基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,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课堂。作为影响孩子时间最长、作用最深远的地方,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,为孩子的成才做好准备。

       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,不只孩子要学习,家长也要不断学习,不断成长。

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:“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、命令孩子时才是教育,在生活的每时每刻,甚至在你们不在场的时候,都是教育!”为了孩子,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,时时、处处、事事严格要求自己,成为孩子的好榜样。